▲ 巴伐利亚庄园

▲ 客天下温泉

火竻山下的巴伐利亚和客天下之间有个特别的社区——高埔岗大水井社区,所住居民都是五十年代末的水库移民,其中有段久远的历史,因高埔岗原属国营农场,专产茶叶,有着深厚的茶文化。大水井原为“作业区”(即生产队),后来河源撤县设为地级市,高埔岗纳入源城区后改为“街道办”,下辖的自然村、生产队改为社区。

▲ 现在的大水井仍清澈如初

“大水井”作业区旧时称之为大井水,据年长的老人江陈润回忆,江氏族人1958年移民到高埔岗,1959年搬迁到“大井水”这个地方,因为村里头有一口井,人们逐水而居,村民生活用水都来自这个老井。这口井水很是特别,清凉可口,却不足一米深,一年四季不会枯断。就算下大暴雨的时候,井水不仅不会溢出,水质依然很清澈不浑浊;就算遭遇干旱,农田干裂,这口井仍不会干枯。

▲ 邻家女孩在百年凤凰树拍照

这口井就像一位大爱无私的母亲,源源提供甜美的乳汁,为乡亲提供着生命的井水。因为一旁有一棵茂盛的百年凤凰树,由此衍生了《大水井与百年凤凰树的传说》——江牛娃与凤凰三公主的美丽爱情故事。

一直以来,这口井的贡献和大爱陶冶着乡亲们的情操,教人懂得了如何做人。从此这口井也成了这个村的地标,由此村里的人用这口“井”来为本村命名。大井水村的名字渐渐从村里人开始传开。由于本地方言叫大井水不是很顺口,后来渐渐改口为“大水井”村,改革开放后又改为“大水井”作业区。

大水井民宿之乡梦·邻里

不管你是人在他乡还是久居故土,每个人都有一份解不开理不清的故乡情结,老房子、旧建筑、村口的大榕树、庭前院落,或那个大水井,每一个场景都有儿时的画面,或与小伙伴天真无邪玩耍的高兴,或摔倒、小争执的不快和伤感,或长辈夸奖的音容等,每一个记忆画面现在看来都弥足珍贵。时代发展与历史变迁下,家乡在发生美丽的蜕变,回到这里瞬间就能找回乡情的归属感。

如今的大水井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,

斥巨资修建成大水井特色民宿文化街区,

来到这个“老”地方,

回想童年或父辈的那些峥嵘岁月,

忆苦思甜的感觉油然而生,

更多是情怀的袒露……

在这里你会发现,

现有仿古建筑和原有传统村落,

各家各户的菜园和门前空地都用篱笆墙围起来,

种上漂亮的花卉或绿油油的蔬菜……

娇枝嫩叶爬上篱笆,蓓蕾花开,

园内青红黄绿一片清新油嫩,

不用到江南看美丽乡村,

我们河源“大水井”就是!

还记得90年初风靡全国的那部电视剧吗?

《篱笆女人和狗》唤起你的情怀……

耳边似乎响起那首脍炙人口的《篱笆墙的影子》,

眼前热情、淳朴的乡亲就像家里长辈亲人,

树荫下或草丛中,

注视着你的那个它,

仿佛也看到陪伴自己童年的小黄狗……

在这么一个基础上打造的特色民宿,

据说一期共有70余间特别的客房,

或带庭院,或有小院落,或是童趣空间,

每一家都是独立的空间……

大水井特色民宿文化街区

河源市源城区高埔岗的大水井特色民宿文化街区,该项目是高埔岗客家特色智慧旅游街镇项目五大版块之一,位于高埔岗街道大水井社区老村庄保留点范围内,与巴伐利亚、客天下景区呈“金”字型布局,总规划面积13万平方米,计划投资5000万元。如今建设进入完工阶段,2018元旦将试业。

这是一座宜居、宜游、宜业的特色民宿,

在这里你将看得见乡梦、听得见乡音,

闻得到乡味、摸得到乡趣、记得住乡愁……

在老房子与特色民居之间,

你会陶醉各家的篱笆墙下,

此情此景想起一首诗……

众芳摇落独暄妍,占尽风情向小园。

疏影横斜水清浅,暗香浮动月黄昏。

(出处:林逋《山园小梅》)

信步其中,

老屋子老地方,

岭南风格的赣粤民居、客家官帽墙民居,

亭台楼阁、园林假山、荷塘水车、大水井,

倩影笑语连连与花儿飘动、古色古香,

忽望前方的火竻山,

内心真实情怀呈现,

“采茶东篱下,悠然见水井”……

亲,大水井民宿定在2018年元旦试业开放,

为了让广大一直在关注的朋友率先体验,

近日将举行“我为大水井代言”有奖摄影活动,

面向全城,敬请期待!

小妹我在 大水井 · 乡梦园 等您!

摄影:陈伟东 利强、小婵

出镜:慧敏、阿翠、叮当、小怡、小婵

编辑:最小妹

摄影:陈伟东 利强、小婵

出镜:慧敏、阿翠、叮当、小怡、小婵

编辑:最小妹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