起鸡皮疙瘩是一种复杂的生理现象,其产生原因多样,可能是遇冷刺激、情绪变化,也可能与营养缺乏相关,一些皮肤问题如毛周角化症、湿疹等也会导致此情况出现。

1、遇冷刺激:当皮肤受到寒冷空气或冷水等低温刺激时,皮肤下面的立毛肌会收缩。立毛肌收缩时,会牵动毛囊,使毛发直立起来,于是在皮肤表面就形成了一个个小疙瘩,看起来就像鸡皮一样。这其实是人体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,竖起的毛发可以增加空气层的厚度,起到一定的隔热作用,帮助减少热量的散失,从而更好地维持体温。

2、情绪变化:当人处于恐惧、紧张、兴奋等强烈情绪状态时,体内会分泌肾上腺素等激素。这些激素会导致皮肤的立毛肌收缩,进而引起鸡皮疙瘩,从进化的角度来看,这可能是人类祖先在面临危险时的一种应激反应,竖起毛发可以让自己看起来更强大,以威慑敌人或在同类中显示自己的警觉状态。

3、营养缺乏:缺乏维生素A、维生素B等营养素,可能会影响皮肤的正常代谢,导致皮肤干燥、粗糙,容易出现鸡皮疙瘩样的改变。维生素A对于维持皮肤黏膜的完整性和正常功能具有重要作用,缺乏时可引起皮肤角化过度。

4、毛周角化症:这是一种常见的遗传性皮肤病,主要是由于毛囊口角化,导致毛囊口被过厚的角质堵塞,毛发无法正常生长,从而形成一粒粒的小凸起,外观类似鸡皮疙瘩。一般在手臂、大腿外侧等部位较为常见,通常无明显的自觉症状,但可能会影响皮肤的美观。

5、湿疹:湿疹患者的皮肤在病情发作时,可能会出现红斑、丘疹、水疱等皮损,当这些小丘疹密集分布时,也可能会给人一种类似鸡皮疙瘩的感觉。湿疹的发生与多种内外因素有关,如过敏、皮肤干燥、感染等。

起鸡皮疙瘩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,如果偶尔出现且无其他不适症状,一般无需过于担心,但如果频繁出现或伴有其他异常表现,如瘙痒、疼痛、红肿等,则建议及时就医,以明确原因,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。

起鸡皮疙瘩的处理措施

如果是因寒冷刺激导致的,应尽快脱离寒冷环境,转移到温暖的室内或增添衣物,可以用温水毛巾轻轻擦拭起鸡皮疙瘩的部位,促进血液循环,缓解立毛肌的收缩。之后涂抹一些滋润度高的护肤霜,保持皮肤的水分,防止皮肤因干燥而加重不适感。对于因情绪变化引起的鸡皮疙瘩,要尽量调整情绪,通过深呼吸、放松肌肉等方式来缓解紧张、恐惧或兴奋的状态。可以找一个安静舒适的环境,让自己平静下来,身体的应激反应会逐渐减轻,鸡皮疙瘩也会随之消失。若是由皮肤疾病造成的,如毛周角化症,日常要注意皮肤的护理。保持皮肤清洁,但避免过度清洁,防止破坏皮肤的屏障功能。洗澡后及时涂抹含有尿素、乳酸等成分的保湿产品,软化角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