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这些从刘备早期跟随他的“子弟兵”中,最终留下来并与刘备共同奋斗到最后的,只有关羽和张飞。且与关羽不同,张飞和刘备是同乡,二人都来自涿郡涿县。刘备入蜀之后,他任命了法正、诸葛亮、关羽、张飞等为重要职位。到建安二十四年(219年),刘备自称汉中王,关羽和张飞被封为四方将军。后来,关羽战死,刘备称帝,张飞被提升为车骑将军,进封西乡侯,还领司隶校尉。

在《三国演义》小说中,刘备与关羽、张飞三人结拜为兄弟的情节,为人熟知。正史中的三人虽不是亲兄弟,却情同手足,关系非同寻常,正如魏臣所说,“义如君臣,恩犹父子”。因此,刘备对张飞的任命与其他蜀汉武将的任命是不同的,具有独特的情感和意义。在刘备即位之后,他为张飞的加官进爵下诏,称张飞为“忠毅,侔踪召虎”,并引用《诗经》中的诗句,期待张飞能像古代名将召虎一样,辅佐政权,平定叛乱。

二、张飞的“召虎”形象

召虎是西周时期的名臣,在周厉王暴政下,召虎和方叔等人曾帮助太子静复位,恢复西周的政权。召虎不仅政治才能出色,还率军征讨淮夷,为周朝扩疆拓土。因为其卓越的功绩,后人将召虎视为“国士”——忠诚与勇敢的象征。

刘备将张飞比作召虎,意味着他把张飞视作蜀汉政权的重要支柱,甚至在一定程度上看作是“国士”。张飞虽然出身普通,但在刘备心中,他的地位与召虎类似,是为国家社稷立下赫赫战功的忠臣。在担任蜀汉司隶校尉这一职位时,张飞负责监管京畿地区事务,守卫皇室。尽管他不是刘家宗室成员,但他对刘备和刘禅的忠诚,使他在蜀汉政权中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。

在刘备心中,关羽和张飞有如宗室,因而刘备在建立政权时,非常看重与关羽、张飞的亲密关系。这不仅表现在职位任命上,也表现在家族联姻上。张飞的两个女儿先后嫁给刘禅,成为蜀汉的皇后。关羽和张飞的子女,也在这段历史中扮演了关键角色,进一步体现了三国之间深厚的家族联系与政治联姻。

三、张飞的“国士”定位

张飞担任蜀汉司隶校尉一职,实际上是刘备为自己和刘禅安排的重要后手。在刘备即将发动伐吴战争时,他的诏书中对张飞的表彰,表明张飞不仅仅是一个猛将,更是蜀汉政权的忠臣和支柱。刘备赋予张飞“召虎”这一角色,并对他寄予厚望,预示着张飞将在蜀汉政权中发挥不可或缺的作用。

历史上,张飞的形象逐渐从一个单纯的猛将,转变为一个具备战略眼光、忠诚无私的国士。陈寿在《三国志》中评价张飞“有国士之风”,而杨戏在《季汉辅臣传》中的评价也指出,张飞和关羽一样,都是蜀汉的中坚力量,凭借其雄壮的气节与果敢的行动,帮助刘备稳固了政权。可惜,张飞在生命的最后时刻遭遇了叛徒的暗算,英勇地死于阵前,未能完全实现他“国士”般的伟大潜力。

张飞的早逝,令人痛惜,但他在蜀汉政权中的地位和作用,无论是从历史评价,还是从刘备的安排来看,都远超单纯的“猛将”二字。他的忠诚与英勇,至今仍在后世流传,成为了历史长河中的一颗璀璨明珠。

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