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汉语的海洋中,有这样一些字,它虽然平常,但读音却常常被人误读。比如下面要说的这个“瞥”字,他的读音,很多人都读错了。
一、详解该字
1.读音:
这个字的正确读音是piē,一声。
2.含义与用法:
这个字的本义是指眼光掠过,也就是快速地、不深入地看某样东西。它可以用作动词,比如“瞥见”表示偶然看到,“瞥视”则指迅速地看一眼。
它还可以用作副词,表示突然或快速地,如“瞥地”意为突然迅速地。
在《说文解字》中,它的解释为“过目也”,意思是眼光飞快地掠过。
词语:瞥见、瞥视、一瞥、瞥一眼、斜瞥
“一瞥”可以用来形容匆匆一看的情况,如“匆匆一瞥”;“瞥见”表示偶然看到,如“我在街上偶然瞥见了她”。“惊鸿一瞥”则表达一种惊艳的感觉。
3.文献考证:
《庄子·徐无鬼》中用“譬之犹一覕也”来描述短暂而快速的一瞥。
在《梁书·王筠传》中,“虽偶见瞥观,皆即疏记”则展示了即使是短暂的一瞥,也能留下深刻的印象并被记录下来。
张衡《思玄赋》中的“游尘外而瞥天兮”,展现了作者对天空的一瞥,带有短暂和快速的意味。
在《聊斋志异·促织》中,“一鸡瞥来”则形象地描绘了鸡快速跑过的一瞬。
唐代诗人钱起的《蓝田溪杂咏二十二首 其十七 衔鱼翠鸟》中,“有意莲叶间,瞥然下高树”,描绘了翠鸟突然从高处飞下捕捉鱼儿的瞬间,这里的“瞥然”传达了动作的迅猛和视线的快速转移。
通过这些文献考证,我们可以看到“瞥”字在古代文献中的应用广泛,不仅用于描述视觉动作,还蕴含着丰富的情感色彩和哲理意蕴。
二、“惊鸿一瞥”的解读
话说有这么一天,街头巷尾都在传颂着一位佳人的绝世风华,她只是轻纱拂面,轻轻一瞥,便让整个小镇的人心神荡漾,仿佛时间都为她停滞了片刻。
这,就是“惊鸿一瞥”的魅力。
“惊鸿一瞥”这个成语,直接的意思是匆匆一瞥,却给人留下极深的印象。它最初是用来形容美女或所仰慕的女子动人心魄的目光,出自曹植的《洛神赋》:“其形也,翩若惊鸿,婉若游龙,荣曜秋菊,华茂春松。”这里的“惊鸿”,指的是受惊而飞起的鸿雁,后来被用来形容美女轻盈如雁的身姿。而“一瞥”,则是指短暂的一眼看去。
在古代,鸿雁常被用来比喻美好的事物,而“惊鸿”则因其轻盈飘逸的特质,成为了美丽女性的代名词。这个成语反映了古人对于美的一种追求和赞赏。
在现代社会,“惊鸿一瞥”这个成语依然被广泛使用。出现在文学作品中,也被用在日常生活中,来形容那些短暂却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人或事。比如,当我们看到某个人的才艺表演,可能会感叹:“真是惊鸿一瞥,让人难以忘怀。”
“惊鸿一瞥”,就像是一道划过夜空的流星,虽然短暂,却能照亮人心,留下永恒的美丽。让我们一起去发现生活中的“惊鸿一瞥”,去感受那些短暂却震撼人心的美好瞬间。